第208章 出路
接下来的几日,旦庆和姬凤晓绾把张正教的辟谷之法练习多遍,方法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还无法象张正一样完全不吃东西,而旦庆除了练习辟谷之法,花得最多时间的是带着两女到这些暗黑的通道中去寻找出口。
好在这里虽然是在地火湖旁边,而且四个心室之中也有一个有地火,但是通道内却并不是很炎热。
旦庆他们在通道之中转了几天,都没有转出这四个心室的范围。三人垂头丧气的回到张正打坐心室中,挥手从泰山取了一坛酒,摆了几个酒杯,对张正说:“前辈,要不要过来一起喝两杯,省得打坐这么闷?”
张正起身走过来,坐在旦庆旁边,叹道:“百多年了,我都未食未饮,如若喝了你这酒,我这百多年的苦练就减去了十几年。”
“前辈,我这酒可是太行山神的神酿,普通人根本喝不到,如果不是小子运道不错,那能弄得到这种酒,据风家的药师鉴定,一杯酒就能增寿十年,你多饮两杯不就赚回来了?”
“呵呵,如果你是卖酒的,这口才倒是不错,反正也无事,破戒也无所谓。你把这酒说得这么好,就舍命陪君子一回。”张正笑起来。
旦庆赶紧开坛给张正倒了一杯,恭敬奉上,“前辈,请!”
张正接过酒一闻,颔首道:“果然不错!”
旦庆给姬凤和晓绾各满了一杯,大家一齐喝了一杯。
张正大叹道:“好酒!”
四人坐地上一齐喝了四五杯。
“慢着!”忽然张正举手道。
三人不解的望着张正。
张正问旦庆:“你这酒是哪来的?”
“不是说从太行山神那里弄来的吗?有什么问题?”旦庆更加不解。
“你明明没有带酒来这里,而且这几天你们也没有学会辟谷之法,为何不饿?你们有办法从外界取东西进来?”张正问。
“这里没有隔断神识,这酒和这几天吃的干肉都是从我们在泰山住的地方取过来的。”旦庆回道。
这十多天来,旦庆他们怕在一旁吃东西影响到张正打坐,每次都是在有地火的那个心室中取肉来吃的,而张正百多年没吃过东西,也没有怎么往深里想。
张正兴奋起来,说:“看来我们有救了!”
旦庆一听跳起来,道:“真的有办法?”
张正把旦庆拉下来,说:“你来看看。”
在地上画了四个圈圈,张正说:“我们在这几个心室之中,向外就是密密麻麻的通道,这些通道都错宗复杂,又相互联通。”张正在这四个圈周周画了一些线条,弯弯曲曲。
“这些通道,只有少数几条可以出去,大部分在周边绕来绕去又与其他回到这里的通道联接起来,但是它们又相互交错弯曲拐向,我们只要进去,就根本辩识不了方向。何况进来之后,我们早就晕头转向了,连出口大致在哪个方位都不清楚。”
旦庆等人点点头,张正说得没错,这些通道不但岔口众多,又长得相似,根本无从分辨。
“我们即使给每条通道都做上标记,走多了,都混乱不堪,所以到现在我们都无法找到出口。不过,你们可以从外面取物进来,那我们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了。”
旦庆姬凤和晓绾都眼前一亮,旦庆急忙问道:“前辈,有何妙计?”
张正也是两眼发光,看着旦庆说:“如果你能从外面引一条长绳进来,我们就有办法出去了。”
张正指着一个出口,说:“你把长绳从入口沿通道引进来,不管怎么走,最后肯定会落入这四个心室之中,我们只要沿着绳出去就行了。”
旦庆和姬凤晓绾三人相互一望,大笑起来。
“前辈真是智计超群,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到。”姬凤由心的赞道,现在有出去的希望,总是开心的事。
旦庆忙说:“事不宜迟,凤儿,你和你爹联系一下,请你爹帮我们准备几条数里长的长绳。”
姬凤点点头,挥手从泰山取了数枚木简,将他们受困的情况简单写在木简上,姬凤用细绳扎好,挥手送到与她爹早定好的联系之处。
姬凤说:“好了,我们现在就安心的等我爹回复了。”
张正见事情有了眉目,开怀笑道:“没想到我也有出去的一天,这些年我无时不刻在想报复报复那两个逼我进来的家伙,出去有他们好受的。”
旦庆一听,喜上眉稍,附和道:“就是,就是,我们出去非把他们弄去做坐骑不可。”
晓绾想起一事,说:“他们可是道主元始天尊的坐骑,你们可别把天尊给惹出来了。到时我们别说出去,说不定就是出去了,也会给重新弄进来。”
张正哈哈笑道,显然心情无比舒畅,说:“我进来的时候,那麒麟亲口同我说的,在一千多年前,天尊把他送给了其弟子姜子牙,让太公带领众神辅助文王取得商朝的天下。”
旦庆也哈哈笑起来,说:“那个家伙果然是话痨。”
张正笑道:“先不管他,把你的酒再倒些来喝。”想到可以出去,也不怕辟谷之法大打折扣了。
四人又围在一起,喝了几通酒,当然旦庆不忘向张正请教修炼中的一些问题。
张正是张良之孙,张良在谋刺秦始皇不果之后,逃亡到下邳,巧遇当时五大隐士之一的黄石公,黄石公授于张良一部自著的《天书》,这本部除了行军打仗的《三略》之外,还有一部继承了《道德经》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素书》。张良当时穷困潦倒,非常苦力的学习三略,最终助刘邦取得天下。晚年张良又钻研素书,以年老多病为由,退隐黄袍山,终年与赤松子外出云游。张正是张良子孙中为数不多的,从张良处学得《素书》而走上的修道之路的后辈。
要说这《天书》就和《通玄真经》一般,对道的理解又有一番不同的见解,旦庆三人向张正请教数日,大感不虚此行。
姬凤每日都多次扫寻与其父的联络之处,四人都以为姬盛外出要多日才会检查联络处,等得开始心焦起来的时候,终于在第三天收到了回复。
姬盛看到姬凤的木简大为震惊,急忙安排准备长绳,同时准备大量干粮酒水之类,怕他们有断粮之虞。
这样一来,几人终于放下心来,有了后备的食粮,也不怕耽搁时间长了。这几日储在泰山的干肉都已吃得差不多,好在他们平时打猎有多的肉都往泰山通道中的长杆上挂,日积月累有不少肉风干在长杆上,要不然早就没得吃的。
这十几天他们把排泄的秽物都及时的移出心室,才免除了与臭同住的危险。
旦庆这几日也与姬凤和晓绾一起去研究那段文字,那段文字看口气是那第一代麒麟死前用法术印刻在自己心室的,在文字末尾还有一段非常晦涩难懂的口诀模样的语句,旦庆干脆把它称为《麒麟诀》。旦庆一直就有抄书的好习惯,他先把这段文字一模一样的描下来,抄在一卷木简之中,又把姬凤和张正的译文写在后面。这才把木简收到泰山保管好。
过了两天,姬凤从其父给的新的联络地点,取了三捆长绳过来,都是用麻皮搓成的细麻绳,轻巧又结实。姬盛也知道他们只是用来指路用的,并不是用来捆绑东西,所以尽量往长里做,只要不是很容易扯断就行。
张正看旦庆把一捆长绳挥走,紧张的问:“你没有把绳子搬到那洞口吧?如果被那两头麒麟发现,被它们在外面扯断那可不妙。”
旦庆笑道:“前辈放心!我把绳子悄悄的放在进洞五六丈远的地方,结在一块突出的石棱上,那两个家伙绝对不会发现的。”
张正点点头,“那就好!现在开始吧!”
旦庆在将绳子搬到迷洞之前,是先将神识直接穿出麒麟崖,从外面树林中一步步飘进来的。旦庆和姬凤晓绾之前都用神识从心室飘出去探过多次路,和人进去一样,总是迷路,确定不了方向。现在张正提醒反其道而行,很快就把迷道入口确定了。
旦庆神识从迷道入口不远揭起绳子的一头,让绳子如蛇一般向洞内游去。
过了一个多时辰,旦庆又搬了一捆绳子过去。然后嘘了一口气说:“我神识都快耗尽了,休息一下。”
张正没有学过旦庆他们的那种隔空取物之术,而他虽然修炼了近两百年,却不擅长锻炼神识,只好在一旁干着急。
姬凤说道:“下面让我来。”
说毕姬凤闭目沉思起来。
姬凤要接上旦庆的绳索其实也不简单,她要先从入口进来寻到绳索,一路追踪过来,才能找到。
姬凤花了近一个时辰耗尽了大部分神识,才退出来说:“绾儿,还有一截没有送完。”
晓绾点点头,如法炮制,继续去抽绳探路。
姬凤凑到旦庆身边,神识飘入玉精去锻炼。
等晓绾神识耗尽,第三捆绳已经开始接驳到了第二条上面。
旦庆见晓绾也进来,问明情况,对姬凤说:“看来得多准备几捆绳子,只怕这路绕得远了。”
姬凤点头道:“不怕它路远,只要最后绕到这里来就行了。”
姬凤和旦庆退出去,旦庆继续去拉引绳,姬凤却又向她爹写信求援。
三人花了五个多时辰才把三捆绳子扯完。每次接续的时候,他们都得从入口沿绳找到续接点,越往后,所花的时间越长。
休息了一晚,姬凤又从家中取来了三捆长绳。
后面纯粹变成体力活了,三人接力,将绳子越扯越长,而姬家断断续续竟然供应了十二捆长绳,全部都被他们扯光了。到后面光找绳头就要花上小半时辰。
就在他们以为这个迷洞是无穷无尽的长路时,终于在二十多天之后,姬凤大声呼叫起来。“成了!”
张正一跃而起,问道:“在哪里?”
姬凤跳起来,带着他们钻进一条通道,出去之后,看到一条长绳露在外面。
张正喜道:“终于得见天日了!哈哈……”
旦庆有些郁闷的说:“没想到我们走来走去,还是走了一条比较远的路啊!运气真差!”
姬凤呵呵笑道:“能走出去,不管它有多远,都不怕。等下我们走起来就快了!”
张正激动起来,说:“就是!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前辈,等等!”旦庆扯住张正,问道:“那套敛息的法门练好没有?”
张正瞪他一眼说:“早练好了,不用你提醒,等下我们敛息出去,占据洞口之后,再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对不对?”
旦庆点点头,说:“嗯!不错!我们走吧!”
张正早在这里呆腻了,而旦庆也早把这里的火焰石一扫而空,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四人鱼灌而入,沿着绳子一直向往。
走之前旦庆和张正各在洞内取了一块夜光石,两人一头一尾将通道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