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 阅读记录

第四章 于继祖尽享天伦乐(二)

这三个觅汉中有一个老汉,看年龄不比于继祖小,谁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姓什么,叫什么,四十多年前就在龙吟河两岸转悠。他精神痴呆,满口疯话,年轻的时候经常给别人家打短工,跑遍了龙吟河两岸几百个村庄,然而这两年再也没有人雇他干活了,他只有四处乞讨,前年冬天讨饭到广源门口时,于广源留下了他,让他专管侍弄牲口。谁想看似疯疯癫癫的一个人却喂得好牲口,他喂牲口不但十分上心,而且方法独特管用:每天晚上定时不误地给牲口添两次草料;别人喂牲口是把草料和精料搅拌在一起喂,他则是只喂草料,而在饮牲口时把精料倒进水桶让其喝到肚里。两匹马四头牛叫他喂得膘肥体壮。因为他无名无姓,无家可归,大家都习惯称呼他“老吴”。自从来到于家,老吴的痴呆轻了很多。

另外两个人都姓商,家在龙吟河南的商芝,两个人都和于广源仿佛年龄。本来他们两个人早就应该回家准备过年了,可是他们知道今年与往年不一样,广源家忙,因此两个人在家过完小年又回来了。

广源与这三个觅汉相处得让龙吟河两岸的觅汉们羡慕得要死,于广源不但和觅汉们同样下地干活而且和他们吃同样的饭菜。

广源得到父亲的允许,马上到场院屋把三个人叫了过来一块吃饭,三个人也没有很客套,跟着广源就过来了。因为下午要送夏掌柜,所以不敢多喝酒。在吃饭的过程中,于继祖发现老吴的看他的眼神很特别、很复杂,有畏惧、有仇恨甚至是怨毒。

夏掌柜的家在河阳城东的小夏各庄,离凤鸣村有五十里路,来回就是一百里,所以容不得半点耽误,吃完饭,于继祖知道老夏归心似箭,也没有过多地挽留,让于广源牵来两匹马套上棚车,立刻动身。世道不宁,于继祖让广源多带两个人,广源说不用让老吴自己跟着去就行了。继祖感到纳闷,老吴一个疯疯癫癫的人能干什么,遇上劫道的怎么办?但是他比较相信他这个儿子,便没有多说什么。

于继祖信步来到王氏的屋里,看到赵小舟、广源媳妇正坐在王氏的大炕上,刚满两岁的小女儿在李氏怀里睡熟了。

尚未满月的孩子正躺在炕头上旁若无人地呼呼大睡,赵小舟足足等了这小子两个多时辰还不见他醒来。大炕在屋子的南面,北面则是王氏的供桌,上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王氏天天供饭,月月烧香。自从有了孙女之后,香烧得更勤了,家里所有的一切在她看来都是烧香念佛求来的。

三个人正在谈论刚出生不到一月的这个孩子,小舟显然也不相信会有这么多怪异现象出现在眼前这个孩子身上。

看到公公进来,李氏从炕上站了起来,马上被继祖止住了,她只好又坐下。继祖斜趄着身子坐在炕帮上,低头看眼前这个孩子。

非常漂亮的一个男娃,乌黑的头发,雪白的脸蛋。于继祖简直不能相信儿子的话。他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孩子的小嘴唇,果然,上下牙床上各有一颗小牙!

孩子随即醒了,眯缝着眼看着眼前这个人,洋洋不睬的样子,于继祖扬起手来向他做了一个要打他的手势,却听到他的喉咙中发出“呜呜”的吼声,一下子把于继祖逗乐了。王氏和李氏则愁眉苦脸。

赵小舟俯下身子,仔细端详着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奇迹在瞬间发生了!从不睁大眼睛看人的孩子在看到赵小舟的一瞬间睁大了眼睛,乌黑的眼珠盯着她,一眨不眨!母性的慈爱在小舟心里升腾,她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碰了碰孩子的下颌,“咯咯咯,咯咯咯……”响亮的笑声顿时充满了整个房间,王氏和李氏惊得瞪大了眼睛。

李氏马上放下睡着的女儿,趴过去看她的儿子,孩子的眼睛又恢复了原样,眯缝着,一付待理不理的样子,气得李氏泪都下来了。赵小舟抱起孩子,脸紧紧贴住孩子的小脸,泪水顺颊而下!“咯咯咯,咯咯咯…”孩子笑个不住。

“孩子就叫于昭湘吧。”继祖一言九鼎。他们家的孩子都是大名小名一块起,于昭湘的小名就叫“湘”,同样于昭雪的小名就叫“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