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无悔的选择
薛将军带着蔡荣基匆匆走了,王振华也带着部队离开了随州,星夜兼程赶回竹园镇基地。他们到达时,西安事变的消息已经传得妇孺皆知了,沈红英一见王振华就激动地说道:“王队长,你知道吗,蒋介石被抓住了,革命马上就要胜利了。”
王振华哭笑不得,问道:“你听谁说的抓住了蒋介石就意味着革命胜利了?”
沈红英很是疑惑的说道:“蒋介石不就是反动派的头子吗?只要把他杀掉,反动派不就完蛋了吗?”
王振华实在跟她没法解释,不过,对付沈红英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办法,就是拿大帽子去压她。王振华对她说道:“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周副主席已经到西安去了,党中央的态度是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主张,就把他放回南京。”
“啊?这怎么行?”沈红英不解地问道。
王振华笑着说道:“红英,长能耐了,连党中央的决议你都要怀疑了?”
“不是,王队长,我怎么敢怀疑党中央的决议呢。我是不理解嘛。”沈红英连忙解释。
“对于党中央的决议,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去吧,执行决议去吧。”王振华打着官腔说。
“是!”沈红英转身就往外走,走到一半又折了回来:“王队长,我要执行什么呀?”
“替我把电报员叫来,我要口述几份电报,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我要开始安排有关的事情了。”
历史的进程如王振华记忆中的一样年12月24日,蒋介石接受了党中央和张、杨提出的六项协议,答应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救国办法月26日,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回到南京,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在蒋介石回到南京的同时,王振华带着突击营也回到了江浙的平波镇,而外出训练的各个连队都中止了训练计划,回到平波镇待命。
在平波镇的突击队营部里,王振华把高级军官集中起来,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弟兄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长达10年的国共内战即将结束,这是四年前我把从上海带出的众人改造成江东突击队的时候就已经预言过的事情,现在已经实现了。随着国共再次合作,全面抗战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我原来说过,建立我们这支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次投入抗日战场。时至今日,我不打算勉强大家,请大家自己做一个选择吧。”
王振华说完,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王振华是什么意思。孙大鹏首先开口说道:“队长,你说的是什么呀?什么叫勉强大家,你又让我们做什么选择呀?”
“对呀,抗日的事情,不是早就说好了吗?咱们也不是没和日本人打过,莫非你改变主意了?”刘少军也说道。
王振华看看大家,说:“建立突击队的时候,我完全是感情冲动。当时我们穷困潦倒,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四年来,少军、大鹏、志坤,你们都成了家,生了孩子,有着非常温馨的生活。我突然之间很犹豫,不知道带着大家去和日本人拼命是不是应该。其实,全民抗日,也不缺你们这几个人,我为什么非要拉着你们去冒生命危险呢?现在我改主意了,大家现在可以选择,如果不愿意上战场的,可以选择退出,你们可以带着家人在朱山镇过非常安定的生活。”
这一回,大家都听明白了,一时全都陷入了沉默。刘少军等人都是军人出身,刚刚过了几天稳定的生活,要说舍弃这一切去走向战场,的确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刘少军首先打破了沉默,问道:“队长,如果我们都不去了,你呢?”
王振华说:“我这些天已经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了,我觉得,上天把我送到这个年代来,应当就是让我做这件事情的。所以我不能逆天而行。我既然来了,自然要到抗日前线去,虽死无憾。”
这番话,倒真是王振华的心里话。其实,这些天他不是没有想过要退缩的事情,他现在有钱有势,如果只守着一个竹园镇,估计八年抗战之中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不过,他有一个心结难以解开,那就是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是非常相信宿命的,他认为自己被穿越到这个时代,获得这样的背景,无论如何都应当是去抗日的。现在,他要做的,只是让其他人作出自己的选择而已。不过,他说的“上天把我送到这个年代”,没人能够听出他的真实含义,还以为只是一句普通的陈述呢。
刘少军听完王振华的表白,郑重地说:“队长,只要你带队出征,我一定跟从。我和你嫂子早就说过了,我是一个军人,随时都可能死在战场上的,这一点,她完全能够理解,也完全能够接受。这种时候,如果我贪图安逸,呆在家里,几十年后,我怎么有脸面对我的后代呢?”
孙大鹏也说道:“队长,我刚才也认真想过了,我愿意跟着你去抗日前线。其实,如果不是你,四年前我们就已经死过一次了。现在有了老婆孩子,过了几年好日子,已经值了。你过去跟我们说过,国难当头,我们这些大男人,哪能缩着脖子过日子。不管是死是活,总得轰轰烈烈才行。”
“没错,我也跟着罗子干。我跟我老婆成亲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她嫁个当兵的,就得准备当寡妇。不管怎么说,我现在已经有儿子了,也算是有后了,可以无牵无挂去跟小鬼子拼命了。”张志坤也表态道。“再说了队长,你问这个问题,真是太瞧不起我们了。聚义帮的老兄弟,没一个是贪生怕死的。队长,我只有一个请求,如果有一天我战死了,麻烦你照顾一下我的家小。”
吕建最后一个说话,他挠着头皮,愁眉苦脸地说:“我想说的,他们都说完了。队长,这些废话都不用说了,我们肯定铁了心参加抗日了。不过志坤说得对,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安顿老婆孩子啊。我那个老婆,在娘家里的时候就让我丈人丈母惯坏了,万一我那什么了,你可得让人按时给她和孩子送米送钱啊。”
王振华听着部下的话,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他的确需要这些部下,希望他们能够随他一起去打仗,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他根本不可能指挥得了这支部队。但另一方面,他又深知打仗是肯定要死人的,如果这些部下未来有个三长两短,他自己也原谅不了自己。作为一个在和平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人,他无法接受部下牺牲的可能。
“队长,你想得太多了。”刘少军看出了他的心理,安慰他说,“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小鬼子是个强敌,未来如果中日发生全面战争,中国的军人和百姓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都是军人,为国家而死,那就是军人最高的光荣,你不必觉得歉疚的。”
王振华向大家鞠了一个躬,说道:“各位都是我的大哥,我王振华在此谢谢大家了。未来战事一起,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出征吧。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尽量保全自己,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我希望,战争结束之后,我们都还活着,能够一起享受太平盛世。”
孙大鹏不以为然地说:“队长,你不用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我们都是大难不死,小鬼子也是伤不了我们。”
吕建对着办公室外的士兵喊道:“杨金水,去,弄点酒来,再弄一只活的公鸡,我们今天要在这里喝鸡血酒立誓。”
酒和鸡很快就被拿来了,孙大鹏和吕建给大家把酒倒上,刘少军从腰里拔出匕首,划开公鸡的脖子,把鸡血滴到各个酒碗里。刘少军对王振华说:“队长,大家喝血酒立誓,你带着大家说几句吧。”
王振华凛然道:“好。我突击营全体将官今天在此立誓,齐心协力,誓死抗日,马革裹尸,无怨无悔。”
“誓与日寇决战到底,无怨无悔!”所有的人都端起了酒碗,重重地一碰之后,一饮而尽。
·······················
张天佑夫妇来到营部,王振华把自己的设想跟他们说了一遍。夫妇俩对视了一眼,张天佑说:“振华,你的美意我心领了。现在国难当头,我们躲到美国去,于心何忍啊?”
王振华说:“张矿长,你和师母都是国宝,这种冲锋陷阵的事情,你们也帮不上忙。现在金矿的运行也正常了,而且随着我从美国那边拿到的收入不断增加,未来我打算把金矿关闭掉,把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去用。请你们二位去美国,不单单是让你们去躲避战火,还想请你们照顾一下平波镇的孩子们。这次,我挑选了学习优异的孩子,将送到美国去,是想让他们在那里能够学习一些科学技术。但他们去了,就需要有人在那里监护。我想,你们二位都是留美出身,年龄上也足以当这些孩子的父母了,所以请你们去当监护人是最好的。”
张天佑点点头:“你说的有理,你这个安排,我非常赞同。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未来的建设,需要人才。这几年,你在平波镇的小学里给孩子们开英语课,我就猜到你的用意了。我和素芬岁数都大了,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发挥一些余热,十分欣慰啊。你放心,我们过去之后,一是会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业,二是一定会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十年之后,一定让他们回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