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多管闲事
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按东岳大帝的说法,整个南赡部洲的魂魄都是由道主的念力约束,自动飞向泰山的。道主当然不会天天施展念力,肯定是在这一大洲设置了一超大的禁制阵法,单此来说,要设置一个如此大的阵法,那法力简直无法想像。而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个个是神通广大,号称十二金仙,个个都是可以凌驾于泰山神之上的神仙。怪不得昆仑山号称天下第一神山,并非胡乱说出来的。
“道主的道场名为玉虚宫,位于太罗天之巅,昆仑山之顶,麒麟崖之上。传说,玉虚宫内门人散仙众多,承运道统,为天下道教的法脉祖庭。”风波和龙渊一样,对各路消息都记得一清二楚,说得头头是道。
旦庆惊叹道:“我们还以为昆仑山上只有西王母呢!没想到还没这么多连泰山都没有记载的仙人。”
姬凤说:“如果运气好,我们去昆仑山说不定能得到一两个仙人的指点,那不是赚大了?”
风波呵呵笑道:“如果有这么容易,那昆仑山还不人头济济。昆仑山气候恶劣,凡人在山上呼吸都困难,而像瑶池和玉虚宫这种神仙境地,根本就无从寻找。有史以来,也就寥寥数人有缘遇上过。吐蕃人常年在昆仑山生活,从未听说过他们的神祉是元始天尊、十二金仙的,反而在中原的道统中奉他们为神祉,由此可推知仙人的想法,不是我们常人可以推测的。”
晓绾点头道:“我们也不用想这么多,这些仙宫圣地肯定是以高明的禁止掩住了,像我们的这些小法术,根本无法看穿人家的法门。”
龙渊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从天水向西,基本都是千山万壑,如果你们不是要去昆仑山,我也劝你们走河西走廊,先到安定、武威那边绕过去要好一些。”
旦庆说:“我们先向西走走看。”
三人白吃了一顿,辞了龙渊和风波,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三人沿着大街,慢慢向客栈走回去。
旦庆向龙渊说得很清楚,他们明天一早就会出发,不会再向他去辞行。
走到一处店铺,只见铺子门前高挂两个灯笼,门口还围着一圈人。
姬凤有些奇怪,“天都黑了,什么东西卖得这么好,我们也去看看!”
旦庆和晓绾跟着姬凤走到铺前,只听里面一个柜台后有人操着不太熟练的长安官话呟喝着:“各位请看看这毛色,这亮泽,啧啧,多好的皮毛啊!这可是漠北有名的雪狐皮毛,光这一件袍子就要二十张皮。你们再看看这做工,一针一线,可都是花了大价钱。”
三人挤进一看,是一个大胡子在柜台后,手上捧着一件雪白兽皮袍子。
围观的几个看起来是中原人的商贩摇头道:“你这袍子,好是好,只是价钱太贵。一件就要二十两银子,够十户人吃一年了。”
大胡子指着皮毛说:“老哥,你可得看这毛色多漂亮,全部是一样的,一根杂毛都没有。光捉这种雪狐就得花不少力气,一个猎户一年也抓不齐这二十只雪狐。你看这丝线,是专门从徐州贩过去的上好蚕丝,那可是一笔大消费。”
那个商贩说:“如果你有雪狐皮,直接卖给我,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他心里盘算着,如果只是买兽皮回去,找人加工成袍子,省去买高价丝线的钱,那利润就大得多。
大胡子说:“那倒没有,我冒死穿过流沙,从漠北带回这些皮毛,当然得做成袍子,要不然不就白干了。”
那几人摇摇头,说:“十五两一件,我要十件。”
大胡子摇头说,“不行,我总共也就十二件,价格不能再谈,而且你要买就一起买掉,要不然就少买一些。”
旦庆对姬凤晓绾说:“那风掌柜说昆仑风大,不如我们买一件袍子备用,省得到时冻死了。”
姬凤和晓绾一听拍掌道:“好啊!好啊!”
姬凤扯晓绾上来柜台前,两人各摸了一件袍子,说:“我要这一件!”
“我要这一件!”晓绾也说道。
旦庆凑上去摸了摸那袍子,确实柔软温和。
旦庆扯了一件,说:“谁来付钱?”
姬凤和晓绾一齐指着旦庆的鼻子说:“当然是你了!”
旦庆苦瓜着脸,说:“我哪有这么多银子。”
掌柜一听他没有银子,忙把三件皮毛袍子收过来,说:“没银子可不成。这几位,你们再考虑考虑,你们看多受欢迎。时间可不早了,明天我就不在天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姬凤见掌柜把袍子取过去,听他这话一说,忙一把扯过来,瞪眼对旦庆说:“快点给钱!等下卖光了可就没有了。”
晓绾也扯过一件来抱着胸前,说:“快点快点!”
旦庆只好伸手向怀里掏去,他这一掏钱可不要紧,其他人一看这形势呼拉一下全部围上来,一人几件或一件,旦庆还没反应过来,袍子就被抢光了。
旦庆愣住了,等他醒悟过来,人家把钱都给付完了,接着一哄而散。
旦庆大呼倒霉,姬凤和晓绾两人咯咯笑个不停,姬凤说:“还好我们见机得早,要不然我们也和他一样抢不到。”
旦庆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对大胡子说:“大叔,找钱吧!”
那个大胡子哈哈一笑,说:“小兄弟,看在你帮我卖出这么多袍子的份上,我把留下自己用的那件转让给你吧!”
说毕,转身到柜后箱底又捧出一件皮毛袍子来。
旦庆哈哈大笑,说:“多谢大叔,你这袍子可真是好啊!不用我们给你宣传也一样可以卖出去。”
大胡子显然很豪爽,说:“你这锭金,值一百两银子,这是四十银,再加一点给你,算是我给你的折扣。哈哈……”
旦庆捧起加的那点银子,如获珍宝,夸张的说:“这一点可来之不易啊!多谢大叔!”
旦庆收好银子,三人捧着皮毛袍子高高兴兴的出来。
旦庆左右一看姬凤和晓绾,神情古怪的说:“呵,果然洪福齐天啊!”
姬凤和晓绾挤眉弄眼,说:“如果不是我们两个下手早,就你那个吝啬的样,早就要被别人抢光了。”
旦庆一挥手将袍子收到泰山,说:“不管怎么说,先弄了一件袍子御寒。哈,总比穿着单衣挨冻好多了。”
姬凤点头道:“我们得做做准备才行,如果在山上没东西吃,那可就要吃雪块了。”
旦庆点头带两人到附近的铺子去转了转,买了一大堆干粮,三人从铺子出来,挥手将东西收到泰山,铺中一个老板无意中抬头看见这一幕,使劲揉了揉眼睛,看看自己手中的银子,确实没有弄错啊!怎么那几个少年人手中的东西都不见了呢?
第二天一早,三人从天水出城,向西行去。天水之西几十里之外,可以看到一片高山挡在前方,秋天似乎比其他地方走得更快一些,九月刚过,山上早已是色彩斑斓,五颜六色,树上的叶子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繁盛,把整片山都染成了一块大花布。
旦庆三人无心欣赏,起身向山上飞去。
一直向西飞四百多里,三人实在支持不住,在一座山头上落下。这座山高耸入云,山头上已经开始有些雪迹,被风吹得如尘一般乱飞。
姬风和晓绾运起真气,绕在身外形成一个护罩。姬凤挥手将雪狐皮袍取过来,裹在身上,说:“果然舒服!”
旦庆见姬凤雪般的俏脸,衬在毛绒绒的白狐毛之中,更加妩媚多姿。
而晓绾也学样将袍子穿上腰带扎紧,笑道:“真是有先见之明,比起我们在天柱山来,舒服多了。”
旦庆见晓绾也如瓷娃娃一般,一时看得都呆了。
姬凤见旦庆傻愣愣的看着两人,嗔道:“傻瓜,还愣着干什么?我们两个都饿啦!快点搞点东西吃啊!”
旦庆嘿嘿笑了两下,醒悟过来,抗议道:“我不成了冤大头吗?给你们买衣裳,还要我做吃的。你们两个大小姐,快点来帮忙。”
晓绾笑着说:“帮什么忙呀!快点说吃什么,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给你帮什么忙。”
旦庆一挥手取出一个铜鼎,说:“煮水喝稀饭。”这个铜鼎是赤眉军与李松在灞上对峙的时候,旦庆从赤眉军中挥手偷偷取来的。当初他见岁寒四友弄个鼎,煮起东西来方便得很,连灶都不用搭。反正赤眉少个东西,也没法追查,就顺手牵羊取了一个来。
姬凤嗔怒道:“喝你个大头鬼啊!这么大的消耗,喝稀饭哪有体力再飞?”
旦庆佯怒道:“你们只管烧水做粥,其他不用管。”
姬凤和晓绾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小子又在搞什么鬼,不过很明显肯定心里不平衡。姬凤和晓绾两人对视了几眼,忽然哈哈大笑起,姬凤捧着肚子说:“蛋清小子还想反抗吗?”
晓绾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说:“凤儿姐姐,你说是不是很久没让他做吃的,把他给惯坏了?”
旦庆不理她们,拂袖而去。
姬凤和晓绾见旦庆走去一边,两人把铜鼎抬到避风处。姬凤就在山顶找了几块未吹散的雪团,丢到鼎中,晓绾升起火,把雪化开洗净铜鼎,倒尽又加上雪团。
接着从泰山取了米粮,和着雪一起慢慢煮开。
旦庆却寻着山向下走去,他想到山下去找些山药之类的草药根茎,混在粥中煮着吃。
哪知旦庆从山上向下走了一百多丈还未发现有什么大的药茎可食,看到下面郁郁丛丛五颜六色,推测山腰树林中应该更容易找吧!
旦庆运起乘风诀,向树林飘去。
进入林中,旦庆提气在林中穿行起来,向树根和野草中寻去。
正寻间,听到叮叮一阵兵刃交击的声响。旦庆不以为意,山间有人打斗,可能是隐居的人在练习武术也说不定。紧接中一阵阵怒吼声,兵刃的声响更大,有人喊:“攻他下盘,别让他再跑了。”
旦庆急运气寻声而去,边掠边从怀里取出铁枪。
在林中一块稍微平整的地上,四个壮汉,围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其中一个正用一柄长叉叉向那人双腿。
那个中年人满身血迹,身上多处受伤,两脚左跃右跳,右手长剑左支右挡,眼见支持不住。
旦庆从林中掠出,举枪喊道:“停手!”
四个汉子见一个少年人忽然从林中跃出,他们武功其实也不低。但是,刚才他们明明没有听到有人逼近,看来不能小瞧这个少年人。
其中一人手上不停,说道:“你是什么人?不要多管闲事,以免惹祸上身。
旦庆哈哈笑道:“各位先停手,在下有话要说。”
四人见他如此淡定,稍一撤手,各退出数尺,只是还将中年人围住。
刚才搭话的那人问道:“你有什么话说?”
旦庆哈哈笑道:“这个人犯了什么事,我看你们是想杀了他!有什么大事不能调停吗?”
那人低吼道:“说过别人的事不要管。”
那个中年人抱拳道:“多谢小哥,在下扬其,这四人是想抢扬某的东西,扬某拼死不肯而已。”
旦庆点点头,说:“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人家不肯给,哪能用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