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搬起石头砸了脚(一)
奇才啊!郭奉孝和于继祖在心里感叹。
因为过晌还要往回赶,所以他们三人中午没有多饮酒,饭后三个人又聊了一会,感到意犹未尽的时候,于广源从他的舅家匆匆赶来,于继祖告别了徐郭二人,上车而去。徐添和郭奉孝目送到看不见了才罢。
郭奉孝回县衙后,第二天就将杀父之子乱棍打死,所写判词和徐焕所说几无二致。河阳人对郭县长一片赞扬之声,岂不知这个主意是出自一个九岁孩子之口!
于继祖原本打算正月十六回省城,城里徐家派人传过话来,如果于老爷不愿意坐火车的话,徐家可以随时用汽车送他们回省城。但是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于继祖刚刚从外面看灯看烟花回来,就看见孟昭和的大儿子孟宪仁在前厅等他。
看到于继祖进屋,宪仁唯唯诺诺地对继祖说:“老爷爷,我舅明日要来给我们弟兄三个分家,我想请您去给站站场。”
父亲去世后,弟兄们马上分家,这在凤鸣村已经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有很多人家甚至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就已经把家分开了。凤鸣村分家的套路是先请本姓的族长出面主持,然后再请亲娘舅过来具体策划,另外还要亲支近派和村里有头有脸的人来做见证人,分好后请一个人执笔写下分家文书,一式几份,以此为证不得反悔。
于继祖知道孟宪仁这弟兄几个的家是最难分的。宪仁的生身母亲早逝,继母来孟家后又生了宪义、宪礼两个儿子。宪仁比两个兄弟大七八岁,他只上了三年私塾就下来帮父亲干活了。农忙的时候,他和父亲起早贪黑种着八九亩地;地里没有活的时候,他和父亲赶着一辆骡子车帮人拉脚。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到如今把家业扩大到二十亩地、三栋房子、两辆马车的地步。
孟宪仁的继母姓李,是周里镇周里村人。李氏是一个相貌与心眼差距最大的一个人,她相貌百里挑一,但是毫无心计,为闺女时人就送她外号“傻大嫚”。李氏说话往往开口千言,离题万里,桑树打一棍,柳树去了皮。丈夫孟昭和忙于生计,没有时间教育她所生的两个儿子,她更是只管生不管教,两个儿子不免都有了纨绔的习气。孟宪仁之所以要于继祖去站场是怕他的继母舅把家分得太偏,于继祖当然知道宪仁的心思,他一向喜欢宪仁的老实能干,所以马上答应下来。
正月十六那天,孟宪仁家热闹非常,本族的族长孟昭初、孟宪仁的叔叔孟昭顺、宪义和宪礼的亲娘舅李百寿、于继祖、写分家文书的于宪忠、还有本家的几个亲支近派也过来了。
照例先有老族长孟昭初先发话:“老少爷们们,今日我们几个人来给宪仁他弟兄三个分家,大家先商量商量,拿出一个大体的章程。”接着面向在里屋坐着的昭和老伴,问:“老嫂子,你有没事要交代一下?”
昭和老伴一生只管吃喝拉撒,闲事不问的人,听到孟昭初问她,马上说:“没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
其实在这个场合,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多嘴多舌,照例是亲娘舅先打头一炮。李百寿的心眼可比他姐姐瓷实多了,他一向是个别人在前面干活他在后面挑毛病的主,别人谁敢先开腔!所以场面极其尴尬。
孟昭初看看没有人说话,只好对李百寿说:“大兄弟,还是你先拿出个章程吧?”
李百寿早已经在家把谱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稍微客套了几句就开了言:“我的看法是把家产一分四份,我姐、宪仁、宪义、宪礼人各一份,房屋共有三栋,他们弟兄三个一人一栋,我姐愿意跟谁一块住由她自己决定。”
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明白了李百寿的用心了:宪仁的继母——一个孤老婆子——也占一份家产,分家后她一定会靠着一个儿子住,并且她当然会和自己的亲儿子一块住,这不是明摆着偏向他的亲外甥吗?但是别人也无法反驳他的意见。因为一旦有人站出来说这种分法不公,那么李百寿肯定会说,好,这种分法不公,那么你拿出一个公平的分法。
看到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李百寿继续往下说:“田地共有二十二大亩,均分成四份;家中存粮一分为四——待会儿我们去过秤;马车一套为一份共两份,两头牛顶一套马车,他们哥三个一人一份,我姐姐不要这些,但是得用五百吊钱顶;另外的锨镢二叉子盘子碗锅所有杂物一律分成三份,不足的用钱找平。我知道家里这几年买房子置地花了不少钱,所剩的也不多,就留给我姐姐养老吧。”
一番慷慨陈词,看起来是很讲情理的样子,实际上处处透着偏向:分家后母亲靠着谁住谁的日子立马阔起来,而继母是不会跟着宪仁过的!但是百善孝为先,孟宪仁不能站出来说李百寿分得不合理。
于继祖虽然和昭和关系不错,但是毕竟是外姓之人,不好说什么,其他人却都指望他开口呢,看到他不说话,没有人愿意出来说句公道话。犹豫了好一大阵子,于继祖终于开口说:“他大舅,昭和的这份家业是昭和和老大宪仁起早贪黑创下的,你看是不是要多给他点钱找补找补呢?”
李百寿成竹在胸,马上回道:“表爷说得很对,但是反过来说,谁家里的老大不多吃点屈呢?”话说到这个份上,继祖只好哑然,别人再没有吭声的了……
于继祖看了看孟宪仁,宪仁向他点点头表示同意。“好孩子啊!”于继祖在心里感叹。
宪仁在家准备了一桌酒菜留下分家的众人吃了午饭。吃完饭后,大伙把粮食过秤,把田地一分四份,然后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挑选牲口、家什、粮食、田地等。宪义、宪礼弟兄两个一人选了一驾马车,把两头牛留给了宪仁。到傍晚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分得停停当当,只剩下最后一件事情了,那就是让昭和老伴选择跟谁住在一起。
李百寿请出他的姐姐,老族长孟昭初向她说了说分家的方法与经过,李氏点头认可。因为分家的结果要写入文书,所以需要她马上定下来跟谁住在一起。
“我当然跟老大住在一起了。”李氏毫不犹豫地说。
李百寿以为姐姐口里的“老大”是指她亲生儿子的老大孟宪义,就连忙说:“那好,宪义啊,你娘愿意跟你住在一起,你要好好孝顺啊!”
不独李百寿,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孟宪仁也都认为李氏口中的“老大”是指她的亲生儿子孟宪义。
谁知,李氏狠狠地剜了她兄弟一眼,说:“不会说话你就少说,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
李百寿的脸通地红了,众人这才明白李氏要跟孟宪仁一块住!孟昭初对着在一边愣愣怔怔的孟宪仁大声道:“宪仁啊,你娘要跟着你过,你要好好孝敬她啊!”
孟宪仁一下子回过神来,朝着继母李氏扑通跪倒在地,哭着道:“娘啊,这样的话亏了我两个兄弟了,你的东西我一点也不要,只要你能跟我一块过,什么都有了啊!”随即泪下如雨,旁边的人也都眼含热泪。
李百寿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这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再看看自己的两个亲外甥面如死灰,李百寿的心里感觉到如同吃了狗屎一样窝囊——自己千算万算,独独没有算到自己的亲姐姐临阵倒戈。哑巴吃黄连,有口也难言啊!不但现在赚了个没脸,而且留下了两个亲外甥怪罪自己的把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他恨不能自己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正在懊丧不已时,孟宪仁哭着对他说:“大舅哎,我娘的东西我不能全要,你还是给我们弟兄三个分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