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百年大计(一)
马上就动身自然是不可能的,大家走了半天路,这会连饭还没吃呢。吕建安排守在外面的士兵去镇上的小饭馆买来了一些菜,宾主双方在张天佑家的堂屋里吃了一顿便饭。
饭后,一个士兵去雇来了两顶小轿,余下的人则帮着张夫人收拾出门的行李。王振华陪着张天佑坐在堂屋里聊天,张天佑把他的经历原原本本向王振华讲了一遍。
张天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矿主家庭,从小家境富裕,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日俄战争之后,日本进入东北,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张天佑的父亲由于不愿意与日本人合作,被日本特务暗杀,他的矿山也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张天佑流落到北京,后来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在下,赴美学习矿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回到祖国,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振兴国家。
然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中,张天佑先后被几家军阀雇用,为他们采矿敛财,养兵打仗。他不愿意为虎作伥,辗转到了湖南,在平江一带的一家金矿当了矿长。一天,金矿遭到军阀吴佩孚部的洗劫,为了保护采矿设备,他被乱兵开枪打伤,失去了一条腿,而金矿也随之被军阀部队放火烧掉了。这之后,他心灰意冷,带着夫人来了洪洞县山区,用积蓄购买了一处宅子住下,发誓不再涉足采矿,打算在青山绿水间了此残生。
“看来,我让先生违背誓言了。”王振华笑着对张天佑说。
张天佑道:“如果你能实现你的诺言,那么我违背自己的誓言,也心甘情愿。就是不知道我会不会又一次失望了。”
王振华说:“您放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让你相信的。”
“罗子,张夫人已经收拾好了,咱们可以走了。”吕建过来报告说。
王振华起身要去搀张天佑,张天佑已经自己站起来了,他拄着拐杖对王振华说:“我虽然少了一条腿,但精神还在。只愿此生果真能为抗日救国出一份力。”
张天佑和张夫人分别上了小轿,吕建雇来的四名村民抬着轿子。士兵们用扁担帮张天佑挑着行李,其中除了张家夫妇的衣物之外,还有一些书籍和测量工具等。一行人回到平波镇时,天已经黑了,王振华安排张天佑夫妇在镇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才启程进山。和他们同时进山的,还有在镇上新招收的几十名矿工。
“这就是你的金矿?”张天佑看着采矿的场面,疑惑地问。
王振华点点头。
“简直是败家!”张天佑怒道,“这样采法,十成的矿石能采出三成就得谢天了。”
王振华说:“我知道我们都不专业,这不是请您过来了吗?”
“马上停工,马上停工。再挖几天,矿井就要塌了。”
王振华连忙吩咐众人停工,列队开会。原来的矿工和新来的矿工一起,站成几排。随后,王振华扶着张天佑来到大家面前,向大家介绍说:“各位,我宣布,我们马蹄岭特种金属矿现在成立。下面,请矿长张天佑先生给大家训话。”
把张天佑介绍完,王振华带头鼓起掌来,士兵和矿工们面面相觑,好不容易才明白鼓掌是一种仪式,于是也稀稀拉拉地拍了几下巴掌。
张天佑拄着拐杖站在众人面前,对大家说:“蒙王振华队长垂青,任命鄙人为马蹄岭特种金属矿的矿长。我是个残废之人,力量有限,这个矿的兴衰,就全靠诸位了。”
说着,他向大家拱了拱手,王振华再次带头鼓掌,这一回大家学会了,掌声雷动。
张天佑挥挥手,止住掌声,说:“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采矿是怎么回事……”
一讲到采矿,张天佑就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侃侃而谈,介绍如何建立采矿的生产流程,如何提高矿石的开采率,如何注意安全生产等等。王振华给他搬了个凳子让他坐着讲,被他拒绝了,他就这样拄着杖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矿工们有些人听不太明白,有些人则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王振华一边听一边咂舌,暗自庆幸自己请到了这样一位高人,否则,按张天佑的说法,这个矿再这样采上个把月就无法再采下去了。
张天佑讲完采矿的一些基本要求,便开始行使矿长的职权了。他安排一部分矿工去砍树加固矿洞,一部分人平整场地,建立堆放矿石及其他各种材料的场所。根据他的安排,矿工的宿舍区也要重新建设,要从山外运进各种建筑材料,修建安全正规的住房。
“建一个矿是百年大计,你们现在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只顾眼前。”张天佑不客气地对王振华等人说。
王振华小心翼翼地解释着:“张矿长,实不相瞒,开这个矿以前,我手里只剩下80块大洋了,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认真安排。要不是卖出了第一批矿石,我连请您出山的钱都筹不出来。”
张天佑接受了王振华的这个解释,脾气稍微小了一点:“你看看这个场面,如果来一场暴雨,所有的房子都会漏水,矿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而且矿洞没有排水系统,一旦山洪倒灌进去,后果非常严重。”
“在下知错了。”王振华索性装孙子了,毕竟这是1933年的老先生,王振华当他的孙子都赚狠了。这位老先生,一涉及到自己的专业,真有点较真的劲头。
训完王振华,张天佑拿出一张清单,交到王振华手上,让王振华去办。王振华接着清单一看,不禁吓了一跳,清单上列着上百种设备和材料,包括、柴油、抽水机、电线、电灯、粉碎石、卷扬机、电动筛等等。
“张矿长,这些东西,要多少钱啊?”
“估计2至3万块大洋吧。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了,好多设备的价格我也不太清楚。”
“我哪有那么多钱啊。”王振华哭丧着脸说。
“这个矿,依我看,如果全部开采出来,价值肯定不少数千万,这几万块钱的设备你也舍不得?”张天佑奇怪地说,“没有这些设备,你根本不可能把地下的矿采出来,只能采面上这些,这能值多少钱?还有这些选矿设备,能够使矿石里的金子一点都不浪费地分离出来,光这一项,也能省出几十万了。”
“可是我现在没这么多钱啊。要不,我们能不能分批买,有些目前用不着的,就先不要买了。”
张天佑摇摇头:“不可能,这些设备都是必须的,我现在列出来的,就是起步阶段的设备。你说的目前用不着的设备,我根本就没写上来。”
王振华也摇摇头:“我没钱。算上现在已经采出来的矿石,最多还能再卖出2千块大洋,离2万还差得远呢。要不,能不能做分期贷款啊?”
“分期贷款?”
“对呀。”王振华对自己的灵机一动觉得十分得意,“您在外面的关系多,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设备供应商,我拿矿山做抵押,先把设备拿过来,按月还钱,同时计算利息。这样不就好办了吗?”
张天佑想了想,说:“你说的这个办法,倒也可以。我在美国的时候,听说过这种方式。这样吧,我写个条子,你叫几个可靠的手下,护送我夫人去一趟武汉。我在那里有一些朋友,还肯卖我几分面子。这些设备,我以我的名义借过来,等采出了矿,再还钱给他们。不过,我可要事先说好,要给他们付两分的利。我不能让朋友们吃亏。”
“没问题,几分的利都可以呀。”王振华放心了,“张矿长,这个矿,我就全部交给你经营了,你觉得不会亏本就行。你这单子上的设备,有没有什么规格、型号的要求,我怕我的手下人搞清楚,万一弄错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