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四望山的新气象(二)

王振华说:“困难倒是很多,我也正想找机会向县长好好呢。”

“请讲。”

“县长,为了防范意外,我打算扩充一下我的保安队。目前我只有十几个人,维护镇上的治安还有一些难度。现在镇上有了工厂和农场,我打算把保安队的规模扩大到人左右。但这样一来,装备上就有点不足了……”

陈子海说:“装备上,政府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不过数量很有限。各个镇都有自己的保安队,都向政府伸手,我也不好太偏怛你这边,你要个人的装备,数量太多了,恐怕不太好办。”

“如果我出钱买呢?县长能不能帮我买到?”

“出钱买当然没问题。”陈子海说,“我就以县政府的名义去采购好了,价格上也可以按政府的采购价,比市面上肯定便宜得多。不过,你一个镇,要人的保安队干什么?有个三五十人就足够了吧?”

王振华说:“我现在这个镇,可比其他的镇要富裕多了。我镇上有三个工厂,未来还可能再增加。你刚才说到红军,万一他们来我这里打土豪,分我的工厂,我没有人,恐怕还真守不住呢。”

“这倒也是。”陈子海认可了王振华的说法,“这样吧,你需要什么装备,开个单子给我,我安排人给你采办。费用方面,就实报实销好了,我让他们尽量帮你讲讲价钱,都是自己人的事情嘛。”

王振华说:“价钱上,县长能够帮着说说,那实在是太好了。按县长说的价钱,我可以多出一成,就算是给办事人员的跑腿费了。到时候就交给县长,麻烦你帮我分配一下。”

陈子海微微一笑,明白这是王振华给他的好处费。他倒也没有推辞,当一个县长,各处的应酬不少,他手头也需要有些钱。相比其他地方的县官,他已经算是挺清廉的一个了。

“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王振华想了想,说:“我刚到镇上的时候,保安队的弟兄们没有地方住,我自作主张,征用了镇上一些富户闲置的宅子。这眼看快到冬至了,听说这些富户要回来祭祖。我想请县长帮忙说和一下,让他们干脆把在镇上的产业都折价卖给我算了,也省得以后再有什么纠纷。”

陈子海说:“这个事,我可以做到。其实过去他们也曾找人要卖这些宅子,只是平波镇又穷又乱,没人愿意接手。现在你打算买下来,估计他们求之不得吧。”

王振华放心了,现在虽然突击营的营房已经建起来了,但那些大户的宅子他还想继续留着作为突击营的产业。营房里有不少军事秘密,如果外面来个什么访客,住在镇上的宅子里,要比住营房更合适。此外,像张天佑这种有身份、有技术的雇员,也需要有大房子给他们安家的。

众人边走边聊,谈妥了不少事情。陈子海和王振华之间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倒是有许多资源互补的地方,所以谈起来十分投机。

参观完各处,又谈完事情,王振华请县长一行人在保安队的队部吃饭。陈子海和王振华在小房间吃,王振华专门安排了一些山里出产的野味招待他们。刘少军跟孙大鹏等人随同作陪,席间频频举杯敬酒,官匪之间,其乐融融。

陈子海带来的随从被安排在其他地方用餐,也都喝了个颠三倒四的。吕建在酒桌上搞掂了县城保安队的一个队副,他答应以后只要有县长的批字,他就负责去给突击营采购装备,个别不适合让县长知道的重武器也可以帮忙搞到。吕建在敬酒的时候往队副的兜里塞了一个小红布包,里面是两根自产自销的小金条。队副偷偷掂了一下份量就明白了,当即表示,等美国那边生产出新式飞机了,一定给平波镇弄一架来巡山用。

看着陈子海一行挑着好几担土产山货醉醺醺地离开平波镇,刘少军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队长,刚才跟咱们喝酒的,真的是县长?”

“这还有假?”

刘少军边愁眉苦脸的:“队长,两根金条,连个响动都没有,就出去了。”

“搞掂了吗?”

“搞掂了。”刘少军现在也学会了王振华的语言。

“那不就行了,怎么说的?”

“他说,既然县长已经点过头了,一个礼拜之内,他能给我们弄来5万发子弹。枪的事情暂时还没谈,不过他说了,只要在中国能找到的枪,他都能弄到……他有个姐夫在国---军好象是当军需官的。”

“5万发子弹?”王振华有些吃惊地说。

“嗯。”

“爽啊!”王振华使劲拍着大腿,好像那不是自己身上的零件似的,“通知大家,从明天开始,全营转入射击训练,每人每天不少于3子弹,练习的目标是200米开外,子弹不少于80环。少一环就记军棍。”

关闭